近日,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染顏料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也提了2019年染料行業發展建議。加大行業創新引領,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結構和技術升級,實現由傳統的開放式工藝,轉向高端型、高功能性、環保型產品轉變,是將來發展前行的必由之路。
2018年染顏料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18年我國染顏料、中間體、印染助劑等行業經濟運行趨勢均較上年實現大幅增長。2018年染顏料完成工業總產值687.5億元,同比增長10.7%;累計完成銷售收入681.5億元,同比增長15.3%;完成利稅總額118.6億元,同比增長33.3%。
2019年染顏料行業發展趨勢及建議
2019染顏料價格總體上會保持相對高位走勢,均價與上半年大致持平,或略有回落。展望2019年中國染料市場,開工率下滑的情況或將得到好轉。染料市場需求仍有空間,具體要看下游行業如紡織、印染、房地產、家紡、汽業、產業用布等市場需求形勢而定,特別是與印染行業能否穩定增長關系很大。從國際經濟形勢來看,染顏料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依舊不容樂觀,環保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放緩等多重因素倒逼染顏料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降本節支、節能減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未來染顏料企業要加快開發節能減排新技術,采用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新設備,生產差異化、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實施管理創新生產新模式,向著更加環保、高效、可持續方向發展。
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布局
盡管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國,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行業的技術創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些主業突出、產品研發水平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在前瞻性、先進性、戰略性等方面起到明顯引領作用。染料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適應性、差異性調整,實施品牌戰略。染料新產品研發的方向側重于紡織纖維發展的色彩需求,同時關注老產品的質量改進、節能降耗,適應新型染整工藝的發展要求。染料企業迎合市場發展的新需求,滿足紡織印染工業新工藝、新纖維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彌合染料新品種創制研發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加強技術創新、自主創新
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未來,染料行業將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投入、高回報的創新型行業,由中國制造提升為中國創造將成為染料企業的新常態。深化國際合作,深入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拓展與國際組織的合作。
生產方式集成化與自動化
生產裝備現代化升級改造
目前,國內的染料生產雖經技術改造,工藝技術有所提高,但是大多仍以粗放型、敞開式、間歇式和勞動力密集型方式作業,對環保、安全方面的應急處理能力較差,反應控制不夠精準,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收率難于達到要求。一是造成原材料的浪費,二是反應產物和異構體多,三是給后續的廢棄物處理帶來壓力,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成本,以致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不高。集成化與自動化,生產裝備現代化升級改造將有助于改善目前這種現狀。
環保監管趨嚴
染料行業優勝劣汰趨勢加速
長期以來,我國環保產業存在“重投資、輕監管”治理思路,在環保投資大幅增加的同時,監管、執法力度不夠導致環保設備、設施實際運行情況較差,大量不具備相應實力的企業進入染料行業。伴隨環保監管長效機制的加速建立,國家在環保方面投入監管力度持續加大,特別是新《環保法》實施后,一些排放未達標準的中小企業基本處于整改、半停產、停產狀態,對凈化染料市場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和產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場。勢必造成染料行業優勝劣汰進程加速。
加大行業創新引領,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結構和技術升級,實現由傳統的開放式工藝,轉向高端型、高功能性、環保型產品轉變。染顏料行業在管理上加強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行業各要素的整合,實施兼并重組,開啟資本運作,“上下游、關聯產業、國內國外”橫縱聯合。改變了經營策略,使得染料生產和營銷更能適應市場的變化。開拓國際市場、創建國際品牌,提高中國染料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努力實現中國染料強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