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米醫用材料
經納米砂磨機超精細研磨過后的納米醫用材料主要指生物材料,用于生物系統接合、治療或替換生物機體中組織、器官或增進功能的材料。如用以構制人工心肺、肝和腎等的材料。其應具備與生物系統
直接接合的基本特征,而具備這種基本特征最理想的材料應具備生命活性。
醫學對生物體器官和組織的研究表明,在骨骼、牙齒和肌腱中,均有納米微粒形成的具有納米結構的材料,從仿生學的觀點看,人造納米顆粒制備的材料將會有較好的接合性。因此,科學家們認為,納米材料在21世紀會成為生物醫用的重要材料。
2.納米顆粒在藥物中的應用
很多研究表明,經納米砂磨機超微粉碎過的藥物達納米尺度時,對疾病治療將產生顯著的效果。納米藥物的溶解性將大大增加,可在有限的時間內極大程度地被人體吸收利用,而不是像普通顆粒藥物那樣只部分被吸收利用、而少部分或大部分通過人體代謝排出。而且通過對納米藥物顆粒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的控制,可以達到控制藥物釋放速率,提高藥物的功效和利用率。如各種肋類藥物、降(血)鈣素和(T)型糖尿病藥胰島素等藥物。
3.納米級仿生物機器和醫學中的納米機器人
生物中的細胞就是納米級機器,因為它們術但微小而且能精確、獨立地完成復雜的“任務”。納米科學和納米材料的發展,使人們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理研制納米仿生機器,其中最誘人的就是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也是納米醫療裝置。納米元件的尺寸一般為1—100nm,由這些元件組裝的機器人如流經血管,則尺寸不超過3um”;不需流經血管的納米機器人尺寸可在50—l00um.;進入消化道和支氣管的機器人尺寸可更大些。
醫療納米機器人的內部和外部嚴格隔離,外表露于人體的復雜體系中。機器人內部一般為真空,為獨立操作系統,體液不能隨意進、出,靠機器人的特殊元件有選擇件、有控制性的進、出。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體血液的方法是將1012一1013個納米機器人配制在3mL生理鹽水中進行注射。
人造機械紅細胞就是較具體的納米機器人的例子,實際就是一種微型壓力罐裝置,表面含有氣體傳感器,可泵入氧和二氧化碳,并可被控制釋放,其功能模仿天然紅細胞,但其效率是天然紅細胞的236倍,當注射5ml含50%人造機械紅細胞溶液進入血管,則可達到成年人(5400mL)的氧和二氧化碳的運載能力。
而最有前景的是含有納米計算機、可人機對話、有自身復雜能力的納米機器人其研制成功,可在1s內完成數十億個操作動作、在對人體進行無傷害檢查、治療型手術及修復等方面,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和效果。
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的發展意味著醫學將進入超微時代。這將在醫學的免疫、預防、保健、病情診斷、檢查、醫藥、外科手術、治療和康復等方面引起一場革命,將在醫學上開創一個全新的紀元。
而納米砂磨機的前景將會隨著納米材料的普及廣泛越來越清析!